千赢国际官网

千赢国际·[中国]首页官网 (简称:千赢国际官网)成立于2004年3月,是由中国有研(隶属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央企业)控股,专业从事有色金属粉体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铜基金属粉体材料和锡基焊粉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 千赢国际官网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拥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先后设立了北京市金属粉末工程技术...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布局高精尖产业发展,2019年3月15日,北京千赢国际官网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围绕千赢国际官网集团发展主业,坚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理念,积极构建技术领域和产品体系,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研究院拥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2名,高级工程师10余名。千赢国际官网集团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863项目和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等3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10余项,授权专利100余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

企业文化菜单

企业愿景: 耕耘创新沃土,成就梦想家园
企业使命: 至上,至先,至诚,至善—— 战略引领至上 创新发展至先 客户服务至诚 员工培育至善

科技赋能 改造升级后的有研重冶焕发生机

时间:2023-10-19
来源:

       清晨,位于重庆綦江桥河工业园区飞鹅石脚下的有研重冶,别具特色的橘黄色相间的厂房格外醒目,改造升级后的有研重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焕发出勃勃生机。

       10月16日,有研重冶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占荣荣获“2023十大重庆科技创新年度企业家”称号,这无疑是对他和有研重冶在科技创新领域所取得成果的最好认可,充分证明了有研重冶为行业技术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为我国高品质金属粉体新材料的自主可控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

       有研重冶始终秉持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为实施路径,专注于突破关键材料技术,积极推动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人才是金属粉材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近年来,有研重冶逐渐形成一支以教授、博导领军、硕博士研究生为骨干的高效率、高素质的研发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西南大学、南方科大、华北电力、重科院、乌克兰基辅理工、荷兰代尔夫特大学等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未来,公司将持续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推动产业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同时不断健全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金属粉材产业。

       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研重冶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及企业,共谋铜粉行业科技、产业发展大计,围绕先进半导体及线路互连材料、风电装备等高端应用,在微纳米金属粉体材料关键核心技术布局了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解决“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使公司科技创新由“地方队”跃升到“国家队”。在铜基复合粉产业化技术研究方面,公司完成了1项内部重大攻关项目研究的全部内容,成果已经成功应用到产线生产上。在新产品开发上,新型BFTT铜铁预合金粉实现量产,这种新型铜铁预合金粉产品,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获得了金刚石、制动材料、导电材料等行业的广泛认可。

       有研重冶在推动智能制造上也是不遗余力。为了优化基础设施,公司在迁建时投入近5000万元对研发、生产设备等软硬件进行了全面更新、升级改造。此外,专门建立了一个超过2000平方米的研发基地,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更高质量的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在产业化方面,公司建立了电解铜粉智能制造控制中心,实现了生产控制的自动化以及联网管理的信息化,大大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使有研重冶在市场中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公司在加强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川星牌”产品在国内一直具有较好的口碑,认可度较高,助力公司相继获得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庆新材料研发制造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目前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8项,新型实用专利7项,修订国家标准1项,在引领行业发展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有研重冶一贯秉承“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广环保技术和绿色生产。公司投入大量资金采用环保技术和更新环保设备,不断强化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同时高度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推广,推动金属粉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在含铁废液制备超细铁粉产业化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的突破,铁粉纯度从92%提升至97%,这一技术的成功研发,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在新的发展阶段,为铸就国际一流的金属粉材产业基地,有研重冶将按照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始终聚焦“两个途径”,发挥“三个作用”,积极探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提高核心竞争力,继续加大在新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努力提升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以满足国家和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特别是新型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和高性能材料等领域的研发攻关,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努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更大的商业价值。